故宫院刊 | 故宫博物院:2014年故宫南大库探沟清理及出土瓷器整理简报
编者按:
宫殿考古、官营陶瓷手工业考古和海外考古是故宫考古的主要领域,《2014年故宫南大库探沟清理及出土瓷器整理简报》《拉斯海马酋长国朱尔法遗址出土中国瓷器的初步研究》正是这方面的典型成果。南大库整理简报为御用瓷器生产、使用、组织与管理制度等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也是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考古的重要发现。朱尔法遗址出土中国瓷器的研究,探讨了在环印度洋贸易体系下中国瓷器的世界性影响,是故宫海外考古的初步成果,也是我们的学术目标之一。
此外,考古摄影是考古发掘和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考古成果展示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博物馆体系下如何有效应用?王琎的论文做出了初步思考。
2014年8至9月,故宫博物院在南大库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发现了古代遗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研究所随即进行了探方发掘与探沟清理工作。在探沟清理过程中,出土大量手工业产品、半成品及原料标本,包括瓷器、人骨器、海螺、玉器等门类。人骨器、海螺、玉器标本均为故宫内首次考古出土,瓷器标本中有一组来自同一个堆积单位,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御窑瓷器,其中康熙朝青花、五彩饮中八仙杯等器类为整理清宫旧藏所新见。探沟揭露的遗迹及出土遗物,为深入认识南大库区域建筑沿革与清代内务府库房管理制度,全面了解清康熙朝御窑瓷器的面貌,补充清代档案对内务府库房残损器件处理办法记录之缺,均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目对同类古代遗迹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对本次探沟清理及瓷器标本整理工作的成果进行简要报告。
2014年故宫南大库探沟清理及出土瓷器整理简报
故宫博物院
2014年开始,故宫博物院进行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改造工程,8月初,在南大库区域开挖旧管线沟的过程中发现重要古代遗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研究所随即在该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与清理工作。通过探方发掘,揭露出一处不晚于清末的御窑瓷器残片埋藏坑,在临近的探沟清理工作中,采集到大量瓷器、人骨器、海螺及玉器残片标本,其中有一组瓷器标本的堆积层位、年代相对明确,对田野资料整理和相关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一 工作经过
南大库位于故宫西华门内南侧南薰殿院落的东南区域。南大库建筑为坐北朝南、东西延伸的砖木结构排房。该区域的消防管线沟位于南大库建筑的南侧〔图一:1〕,与南大库的建筑台基平行,呈东西走向,以南大库西侧第五间门前道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人工露明开挖〔图一:2〕。沟北壁距南大库前檐台基阶条石3米,直壁、近平底,宽约1.6米、深约1.75米。管线沟西段在局部开挖时发现重要遗迹,全部施工工程暂停,考古队依重要遗迹进行了探方发掘(2014G10T1)。东段已全部开挖,出土重要遗物,故将其全段作为探沟进行清理,编号探沟1(2014G10TG1)。探沟1西壁位于南大库建筑西起第六缝以西1米处,清理记录部分宽1.5米、深1.5米、总长24.62米〔图一:3〕。
〔图一:1〕 2014年故宫南大库探沟 (2014G10TG1) 位置示意图 (红色区域)
〔图一:2〕 2014年故宫南大库管线沟东 (上)、 西 (下) 两 段施工现场
〔图一:3〕 2014故宫南大库探沟1 (2014G10TG1) 平面图
探沟1的清理工作自8月27日开始,至9月11日结束。主要内容包括:(1)清理探沟南、北两壁壁面,测绘并记录层位关系〔图一:4〕;(2)将已经开挖的土方过筛,分类拣选出土标本;(3)根据探沟壁面层位,比对相应位置土方的土色、土质与包含物,辩认部分出土标本的层位〔图一:5〕。总清理面积约36.9平方米,清理土方约55立方米。全部工作完成后,因施工要求,未作解剖发掘,原工程随即恢复,探沟内铺设新高压消防管道,以原土方、原位置回填。
〔图一:4〕 探沟1壁面清理、 测绘工作现场
〔图一:5〕 探沟1壁面层位辨认工作现场
二 地层堆积
探沟1全部经工程开挖,因未做正式发掘,平面上遗迹分布范围及相互的叠压、打破情况均无从记录,距地表1.5米以下均未进行清理或解剖工作,故地层情况不明。经抢救性清理,探沟1北壁、南壁的地层关系均得以辨认,但两壁所见大部分堆积尚无法联通,为保存原始信息,暂未做合层处理。探沟1北壁所见部分堆积可与出土遗物对应,总计分为5层,具体情况如下〔图二〕:
〔图二〕 2014年故宫南大库探沟 (2014G10TG1) 北壁剖面图
第①层,现代地面,平铺灰色水泥方砖,砖边长49-50厘米、厚11-12厘米,缝约1厘米,满探沟水平分布,局部有修补。
第②层,现代白灰垫土层,满探沟水平分布。以白灰为主,掺杂灰色、黄色土,土质坚硬,厚31.6-53.6厘米。
第③层,填土层。在探沟内多处分布,多无规则的人工边界,灰褐色花土,兼有白灰、黄土、黑土等,土质略疏松,饱含植物根系,出土瓷器、玉器、海螺器等标本。根据局部叠压关系,属于本层的单位可自西向东划作a、b、c、d四组,同组内根据位置不同自西向东顺序编号:
③a分为两个单位。③a1位于探沟西端,水平分布,西侧被铺砖层打破,最宽226.3厘米、最厚93.2厘米。③a2位于探沟东端,水平分布,最宽678.3厘米、厚51.8-88.8厘米;
③b分为三个单位。③b1位于探沟西部,水平分布,最宽541.5厘米、厚60.3-95.8厘米,被③c2打破。③b2位于探沟中部,斜坡堆积,最宽350.2厘米、最厚101.3厘米,被现代管线沟1(GXG1)打破。③b3位于探沟东部,约呈水平分布,最宽762.6厘米、厚11.7-90.9厘米,被③a2叠压、被GXG1打破;
③c为建筑构件堆积层,包含物主要为青灰砖、灰瓦、琉璃瓦、白灰残块等,分为三个单位。③c1位于探沟西部,约呈水平分布,最宽227.5厘米、厚87.3-101.2厘米,被③b1叠压,被③a1打破。③c2位于探沟中部,斜坡堆积,最宽247.3厘米、最厚100.4厘米,被③b2打破。③c3位于其东侧,斜坡堆积,最宽193.9厘米、最厚59.3厘米,被③b3叠压、被GXG1打破;
③d包含物与③c相近、数量较少,多含灰褐色土,呈水平分布,最宽231.2厘米、厚26.8-62.8厘米,被③b3叠压、被③c3打破。
第④层,填土层。在探沟内多处分布,深黑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含少量沙土、烧土粒、碳粒,无现代遗物,出土瓷器、人骨器等标本。根据位置不同,自西向东依次编为a、b、c、d四个单位。④a位于探沟中部,斜坡堆积,最宽42.4厘米、最厚47.4厘米,被③c3叠压,被③b2打破。④b位于其东侧,水平分布,最宽109.9厘米、厚8.7-11.7厘米,被③c3叠压、被③d打破。④c位于探沟东部,水平分布,最宽181.7厘米、厚25.2-35.1厘米,被③b3叠压、被④d打破。④d位于其东侧,土色呈深黑褐色、微泛黄,水平分布,最宽60.9厘米、厚42.2-43.3厘米,被③a2叠压。
第⑤层,在探沟内多处分布,无规则的人工边界,黄褐色土,土质致密,较纯净,出土标本较少。根据位置不同,自西向东依次编为a、b、c、d四个单位。⑤a位于探沟西部,深黄褐色土,斜坡堆积,最宽98.2厘米、最厚23.5厘米,被③b1叠压。⑤b位于其东侧,约呈水平分布,最宽304.4厘米、厚8.5-40厘米,被③b1叠压,被③c2、⑤a打破。⑤c位于探沟中东部,最宽85.3厘米、最厚35.6厘米,被③c3叠压,被④a、④b打破。⑤d位于探沟东端,最宽70.2厘米、最厚35.9厘米,被③a2叠压。
三 出土遗物概况及瓷器标本的初步整理
(一)出土遗物概况通过抢救清理,探沟1出土遗物共约2000件,包括瓷器残片400余件,人骨器残片52件,残损海螺21件,残损玉器、玉料1000余件。
(二)出土瓷器标本
探沟北壁④c层出土瓷器标本总计372件(部分可拼对),全部为清代御窑瓷器残片,细小、残碎者居多,最小标本长不及1厘米。可判断器形的标本有308件,其中碗类6件;杯类302件,分圈足杯、卧足杯两组。装饰工艺分为青花、青花五彩(下文简称五彩)和素面三类。底足标本均有清代朝代款识,纪年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除碗类1件、杯类36件标本暂未明确器物原型之外,其余标本按器形、装饰工艺、年代顺序简述如下。
1.碗
(1)青花团凤纹碗
4件,口沿2件,腹2件。2014G10TG1N④c∶111,碗口沿残片,侈口,尖圆唇,斜腹微曲。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釉下青花装饰。外壁残存团凤纹局部。残长3.5厘米、宽1.4厘米〔图三:1〕。此型碗可与清宫旧藏康熙款青花团凤纹碗(如故148161)对应,侈口,尖圆唇,斜曲腹,圈足,足梢无釉。外壁一周绘五组青花团凤纹,凤首右盼、左右张翅,内底心或绘同样的团凤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器高5.8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4厘米〔图三:2〕。
〔图三:1〕 青花团凤纹碗标本 (左二, ④c:111)
〔图三:2〕 康熙款青花团凤纹碗
(2)青花地白云龙纹碗
1件。④c∶121,碗腹残片,曲腹,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釉下青花装饰。外壁残存青花地白龙爪、云纹局部。残长2.6厘米、宽1.7厘米〔图三:3〕。此碗可与康熙款青花地白云龙纹碗(如故157655-1/191)对应,敞口,圆唇,斜曲腹,圈足,足梢无釉。外壁口沿下、圈足外墙绘双弦纹,通壁绘青花地赶珠云龙纹,近足一周绘双层仰莲瓣纹,内底心绘青花地云龙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器高6.5厘米、口径13.1厘米、足径6.1厘米〔图三:4〕。
〔图三:3〕 青花地白云龙纹碗标本 (④c:121)
〔图三:4〕 康熙款青花地白云龙纹碗
2.圈足杯
(1)青花叱石成羊图杯
47件。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外壁釉下青花装饰,根据装饰图案的画法及青花发色,可分为三型:
A型,13件。口沿2件,腹9件,底2件。青花双勾图案,笔触细致,单色晕染,青花发色浅淡〔图四:1〕。④c∶213,杯底残片。下腹部微曲,圈足,足梢无釉。外壁近底处残存淡描草丛局部,外底存青花楷体“康”“制”外围双圈残款。残长3.9厘米、宽2厘米〔图四:2,图十二:2〕。
〔图四:1〕 青花叱石成羊图杯A型标本
〔图四:2〕 青花叱石成羊图杯A型标本 (右一④c:213)
B型,26件。口沿14件,腹12件。青花双勾图案,笔触细致,分水晕染,青花发色略淡〔图四:3〕。④c∶214,杯口沿残片,敞口,圆唇,斜腹微曲。外壁残存石羊局部,两石羊颜色一致,底部画草丛,羊身勾勒草率,羊首圆润。残长4.6厘米、宽3.8厘米〔图四:4〕。
〔图四:3〕 青花叱石成羊图杯B型标本
〔图四:4〕 青花叱石成羊图杯B型标本 (左一④c:214)
C型,8件。口沿5件,腹3件。青花双勾图案,笔触略粗,分水晕染,青花发色略深〔图四:5〕。④c∶217(2件拼合),杯口沿残片,敞口,圆唇,斜腹微曲。外壁残存树枝局部。残长3.6厘米、宽2.7厘米〔图四:6,图十二:1〕。
〔图四:5〕 青花叱石成羊图杯C型标本
〔图四:6〕 青花叱石成羊图杯C型标本 (④c:217)
此类杯即康熙款青花叱石成羊图杯,上述三型所见装饰工艺特点上的差异与清宫旧藏此杯的分类特点基本相对应。如B型(故148194-1/420)杯,敞口,圆唇,斜曲腹,圈足,足内壁微曲,足梢无釉。外壁通壁青花绘“叱石成羊”图,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器高5厘米、口径7.1厘米、足径3.4厘米〔图四:7〕。
〔图四:7〕 康熙款青花叱石成羊图杯
(2)青花“黄流在中”诗文杯
7件。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内壁釉下青花装饰。按杯内壁诗文写法及发色,可分为两型〔图五:1〕:
〔图五:1〕 青花 “黄流在中” 诗文杯标本
(左侧四件, A型; 右侧三件,B型; 下排左一、 上排右一、 下排右一依次为④c:221、 223、 224)
A型,4件。腹3件,底1件。④c∶221,杯底残片。斜曲腹,圈足,足梢无釉。内壁残存青花篆体“黄”字,笔画较粗,行笔不畅,字纵0.9厘米,青花发色较重。外底存青花楷体“大清”“熙”外围双圈残款。残宽5.4厘米、高3.8厘米〔图十二:8〕。
B型,3件。口沿1件,腹2件。④c∶223。杯口沿残片。敞口微敛,尖圆唇,斜曲腹。内壁残存青花篆体“流”字,笔画纤细,行笔流畅,字纵0.5厘米,青花发色浅淡。残长3.4厘米、宽3厘米〔图十二:7〕。④c∶224,内壁残存青花篆体“在”字,笔画纤细,青花发色浅淡。残长3厘米、宽2.8厘米。
此类杯可与清宫旧藏未见的康熙款青花“黄流在中”诗文杯对应,敞口微敛,尖圆唇,斜腹微曲,圈足。内壁青花逆时针题篆体“黄流在中”四字诗文,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图五:2〕。
〔图五:2〕 康熙款青花 “黄流在中” 诗文杯 故宫博物院藏
(3)青花双勾缠枝花卉纹杯
5件。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外壁釉下青花装饰。按圈足直径可分为两型〔图六:1〕:
〔图六:1〕 青花双勾缠枝花卉纹杯标本
(左侧一件, A型; 右侧四件,B型; 下排左一、 左二依次为④c:231、 232)
A型,1件。④c∶231,杯底残片。曲腹,内平折底,圈足,足内墙微内凹,足梢无釉。外壁近底一周绘双勾花卉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字距与行距均为1字。足径2.5厘米。残长4.3厘米、高2.6厘米〔图十二:3〕。
B型,4件。腹2件,底2件。④c∶232,杯底残片。器形、装饰同A型,圈足内墙直壁,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字距约1字,行距约半字。足径2.2厘米。残长3厘米、高1.4厘米〔图十二:4〕。
此类杯可与康熙款青花双勾缠枝花纹杯对应,如B型(故148200)杯,敞口微敛,圆唇,深曲腹,内平折底,圈足。器高5.2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2.2厘米〔图六:2〕。
〔图六:2〕 康熙款青花双勾缠枝花卉纹杯
(4)青花十二月花卉诗文图杯
3件。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外壁釉下青花装饰。
青花“根”字杯,1件。④c∶241,杯腹残片。外壁残存荷花花朵、枝叶,青花勾绘,笔触精细。残长2.8厘米、宽1.8厘米〔图七:1〕。此杯可与康熙款青花“根”字杯(如故147487-2/132)对应,侈口,圆唇,斜曲腹,圈足,足梢无釉。外壁绘池水荷花鸳鸯飞鸟图,题“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诗文。器高5.3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2.7厘米〔图七:2〕。
〔图七:1〕 青花 “根” 字杯 标本 (④c:241)
〔图七:2〕 康熙款青花 “根” 字杯
青花(五彩)“枝”字杯,1件。④c∶242,杯腹残片。外壁残存青花楷体“无限”两字。残长2.4厘米、宽0.8厘米〔图七:3〕。此杯可与康熙款青花(如故147492-4/162)或五彩“枝”字杯对应,外壁绘桂花树瑞兔图,题“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诗文〔图七:4〕。
〔图七:3〕 青花 (五彩) “枝” 字杯标本 (④c: 242)
〔图七:4〕 康熙款青花 “枝” 字杯
青花(五彩)“素”字杯,1件。④c∶243,杯腹残片。外壁残存青花楷体“素艳”“树”三字。残长3.2厘米、宽1.6厘米〔图七:5〕。此杯可与康熙款青花(如故146745-3/96)或五彩“素”字诗文图杯对应,外壁绘梅树叠石图,题“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诗文〔图七:6〕。
〔图七:5〕 青花 (五彩) “素” 字杯标本 (④c: 243)
〔图七:6〕 康熙款青花 “素” 字杯
(5)五彩十二月花卉诗文图杯
11件。器形及胎、釉做法同前,外壁釉下青花、釉上五彩装饰。
五彩“春”字杯,1件。④c∶2501,杯口沿残片。外壁存青花勾绘花枝,五彩绘叶片,叶面绿色颜料略氧化变色。残长1.9厘米、宽0.8厘米〔图八:1〕。此杯可与康熙款五彩“春”字杯(如故146750-1/134)对应,外壁五彩绘洞石水仙花图,题“春风弄玉来清昼,夜月凌波上大堤”诗文〔图八:2〕。
〔图八:1〕 五彩 “春” 字 杯标本 (④c:2501)
〔图八:2〕 康熙款五彩 “春” 字杯
五彩“露”字杯,2件。④c∶2502,杯底残片(2件拼合)。斜曲腹,圈足,足内墙微内凹,足梢无釉。外壁底部残存丛花局部,青花绘草丛,草间五彩绘折枝花叶。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残长3.7厘米、高1.1厘米〔图八:3,图十二:5〕。此杯可与康熙款五彩“露”字杯(如故146749-3/90)对应,外壁五彩绘石榴树丛花图,题“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诗文〔图八:4〕。
〔图八:3〕 五彩 “露” 字 杯标本 (④c:2502)
〔图八:4〕 康熙款五彩 “露” 字杯
五彩“广”字杯,1件。④c∶2503,杯腹残片。外壁近底部残存青花绘叠石、杂草,五彩绘兰花叶,颜色略氧化变色,画面右侧残存青花楷体“吹”字及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残长4.1厘米、宽2.2厘米〔图八:5〕。此杯可与康熙款五彩“广”字杯(如故146740-1/112)对应,外壁五彩绘兰花叠石流水图,题“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诗文〔图八:6〕。
〔图八:5〕 五彩 “广” 字 杯标本 (④c:2503)
〔图八:6〕 康熙款五彩 “广” 字杯
五彩“清”字杯,4件。④c∶2504,杯腹残片(3件拼合)。斜曲腹,外壁残存青花点绘草丛,五彩绘青草枝叶,叶面颜色氧化严重,画面左侧残存青花楷体“香和宿”三字。残长5.4厘米、宽2.4厘米。④c∶2505,杯腹残片,外壁残存青花楷体“晴”字及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图八:7〕。此型杯可与康熙款五彩“清”字杯(如故146744-3/413)对应,外壁五彩绘杏花树丛草叠石图,题“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诗文〔图八:8〕。
〔图八:7〕 五彩 “清” 字杯 标本 (左至右④c:2505、 2504)
〔图八:8〕 康熙款五彩 “清” 字杯
五彩“素”字杯,3件。④c∶2506,杯口沿残片。侈口,圆唇,外壁残存五彩绘梅花花朵,花瓣颜色氧化。残长3.4厘米、宽1.7厘米。④c∶2507,杯腹残片。外壁残存五彩绘梅花花苞,颜色氧化变色。残长1.7厘米、宽1.4厘米。④c∶2508,杯底残片。圈足,足梢无釉。外壁近底处残存五彩点绘干土。残长2.5厘米、高1.7厘米〔图八:9〕。此型杯可与五彩“素”字杯对应(如故146745-3/96,〔图八:10〕,装饰参前文)。
〔图八:9〕 五彩 “素” 字杯标本 (左至右④c: 2506、 2508、 2507)
〔图八:10〕 康熙款五彩 “素” 字杯
(6)五彩洞石水仙图杯
4件。④c∶261,残杯(4件拼合)。侈口,尖圆唇,斜曲腹,矮圈足,足内墙外斜。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外壁釉下青花、釉上五彩装饰,圈足足梢无釉。外壁残存洞石水仙图,青花绘洞石、花枝,笔触略粗,发色暗淡,五彩绘水仙花丛,笔触干练精细,颜色氧化、略变淡。外底残存青花篆体“清”“隆年制”残款。口径6厘米、高4.5厘米、足径2.6厘米〔图九:1,图十二:11〕。此杯可与乾隆款五彩水仙图杯(如故159842-1/353)对应,外壁绘五彩洞石水仙花图,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器高4.5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2.5厘米〔图九:2〕。
〔图九:1〕 五彩洞石水仙图杯标本 (④c:261)
〔图九:2〕 乾隆款五彩洞石水仙图杯
(7)青花如意花纹杯
1件。④c∶271,杯底残片。直曲腹,圈足,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外壁釉下青花装饰,足梢无釉,外壁近底一周勾、染如意云头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字、行无间距。足径2厘米。残长3.8厘米、高2.5厘米〔图十,图十二:6〕。
〔图十〕 青花如意花纹杯标本 (④c:271)
(8)素面杯
2件。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足梢无釉。分两型。
A型,④c∶281,杯底残片。曲腹,圈足,下腹微折,圈足内墙微外斜。外底存青花楷体“大清雍”“制”外围圆角双方框残款。足径2.5厘米。残长4.1厘米、高2.9厘米〔图十二:9〕。
〔图十一〕 素面杯A型 (左④c:281)、 B型 (右④c:282) 标本
〔图十二〕 2014G10TG1N④c出土青花圈足杯
1. ④c:217 2. ④c:213 3. ④c:231 4. ④c:232 5. ④c:2502 6. ④c:271 7. ④c:223 8. ④c:221 9. ④c:281 10. ④c:282 11. ④c:261
3. 卧足杯
卧足杯标本,以首次经考古出土的清康熙御窑饮中八仙诗文图杯为主。标本表明,此型杯是在器形较为统一的敞口卧足杯上,分别选取杜甫《饮中八仙歌》所述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位人物的诗文,钤青花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配以相应的人物故事图,作为外壁的装饰主题,署“大清康熙年制”款,8件杯成为一套。按装饰技法可分为青花与五彩两个序列。
(1)青花饮中八仙诗文图杯
151件。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外壁釉下青花装饰。
青花贺知章杯,13件。口沿10件,腹3件〔图十三:1〕。④c∶3101,杯口沿残片(2件拼合)。敞口,尖圆唇,曲腹。外壁残存饮中八仙贺知章图局部,人物、马匹以单线勾勒,线条干练、精致,与其右侧山石均分水晕染。残长4.8厘米、宽4厘米〔图十四:1〕。④c∶3102,杯口沿残片。敞口,圆唇,曲腹。外壁存楷体“知章骑”残句。残长2.8厘米、宽2.1厘米。④c∶3103,杯口沿残片。敞口,尖圆唇,曲腹。外壁存楷体“中眠”残句及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残长2.8厘米、宽2.1厘米〔图十三:2〕。
〔图十三:1〕 青花贺知章杯标本
〔图十三:2〕 青花贺知章杯标本 (左至右④c:3101、 3103、 3102)
青花李琎杯,21件。口沿5件,腹9件,底7件〔图十三:3〕。④c∶3114,杯底残片(4件拼合)。曲腹,内凸底,卧足,足内墙微内凹,足梢无釉。外壁残存饮中八仙汝阳王图局部,画首树下绘一童子推车,画尾绘一童子单膝跪姿双手托酒盏,其间存楷体“始朝”“车口”“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残句及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足径2.2厘米,残长6.1厘米、高4.2厘米〔图十四:8〕。④c∶3115,残杯(3件拼合)。敞口,尖圆唇,曲腹,内凸底,卧足,足内墙外斜,足梢无釉。外壁残存树枝、叠石局部,画首存楷体“不移封向酒泉”残句及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高4.6厘米、残宽3.7厘米〔图十三:4,图十四:2〕。
〔图十三:3〕 青花李琎杯标本
〔图十三:4〕 青花李琎杯标本 (左至右④c:3115、 3114)
青花李适之杯,20件。口沿8件,腹12件〔图十三:5〕。④c∶3131,杯口沿残片(2件拼合)。敞口,尖圆唇,曲腹。外壁残存饮中八仙李适之图局部,适之坐于一屏风下,其右侧一侍者立于树下,双手捧冠,人物衣、帽均分水晕染。残长5.1厘米、宽3.8厘米。④c∶3132,杯口沿残片(3件拼合)。敞口,尖圆唇,曲腹。外壁残存饮中八仙李适之图局部,适之坐于一屏风下,双手捧杯自饮,其左侧两童子对立,其中一人双手捧杯,人物衣、帽均分水晕染。残长5.1厘米、宽2.2厘米。④c∶3133,杯腹残片(2件拼合)。外壁存楷体“乐圣”“避贤”残句及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残长3.8厘米、宽2.8厘米。④c∶3134,杯腹残片。外壁存楷体“相日兴费万”“饮如长鲸吸”残句。残长2.9厘米、宽2.2厘米〔图十三:6〕。
〔图十三:5〕 青花李适之杯标本
〔图十三:6〕 青花李适之杯标本 (左至右④c:3131-3134)
青花崔宗之杯,18件。口沿8件,腹8件,底2件〔图十三:7〕。④c∶3151,杯口残片。敞口,尖圆唇。外壁残存饮中八仙崔宗之图局部,宗之昂首张望,衣、冠分水渲染。残长2.4厘米、宽2.1厘米。④c∶3152,杯腹残片。曲腹。外壁存楷体“之潇洒美少”“举觞白眼望”“树”残句。残长3.5厘米、宽3.3厘米。④c∶3153,杯底残片,曲腹,内微凸底,卧足,足内墙外斜,足梢无釉。外壁存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及宗之、童子执琴局部,人物衣衫均分水晕染。外底存青花楷体“清康”“制”外围双圈残款。残长5.5厘米、高2.5厘米〔图十四:3〕。④c∶3154,杯底残片,曲腹,内凸底,卧足,足内墙外斜,足梢无釉。外壁残存宗之、童子局部。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足径2厘米,残长4.9厘米、宽3.2厘米〔图十三:8,图十四:4〕。
〔图十三:7〕 青花崔宗之杯标本
〔图十三:8〕 青花崔宗之杯标本 (左至右④c:3154、 3153、 3151、 3152)
青花苏晋杯,24件。口沿13件,腹8件,底3件〔图十三:9〕。④c∶3169,杯口沿残片(2件拼合)。敞口,圆唇,曲腹。外壁残存饮中八仙苏晋图局部,一佛坐于榻上,背后立屏风,其左侧为洞石芭蕉,人物、洞石、树木均分水晕染。残长4.1厘米、宽3.2厘米。④c∶3170,杯口沿残片。敞口,圆唇,曲腹。外壁存楷体“醉中往往爱逃禅”残句及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残长4.3厘米、宽3.1厘米。④c∶3171,杯底残片,曲腹,内微凸底,卧足,足内墙微凹,足梢无釉。外壁残存洞石局部,外底存青花楷体“清康”“年制”外围双圈残款,残宽1.7厘米、高2.1厘米〔图十四:10〕。④c∶3172,杯底残片,曲腹,内凸底,卧足,足内墙微凹,足梢无釉。外壁残存洞石局部,外底存青花楷体“大清康”“年制”外围双圈残款。残宽2.5厘米、高1.2厘米〔图十三:10,图十四:9〕。
〔图十三:9〕 青花苏晋杯标本
〔图十三:10〕 青花苏晋杯标本 (左至右④c:3169-3172)
青花李白杯,22件。口沿7件,腹13件,底2件〔图十三:11〕。④c∶3193,杯口沿残片。敞口,尖圆唇,曲腹。外壁残存饮中八仙李白图局部,李白卧于树下一榻上,侧首张望,衣带、树木分水晕染。残长3.3厘米、宽2.6厘米。④c∶3194,杯口沿残片。外壁存树梢枝叶局部及楷体“李白一斗诗”残句。残长3.3厘米、宽2.2厘米。④c∶3195,杯底残片。曲腹,内微凸底,卧足,足内墙外斜,足梢无釉。外壁存人物、叠石、树木、酒坛局部,均分水晕染。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足径2.2厘米。残宽5.1厘米、高1.6厘米〔图十三:12,图十四:5〕。
〔图十三:11〕 青花李白杯标本
〔图十三:12〕 青花李白杯标本 (左至右④c:3193-3195)
青花张旭杯,23件。口沿9件,腹14件〔图十三:13〕。④c∶3215,杯口沿残片。敞口、圆唇、曲腹。外壁存楷体“张旭三杯”“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残句。残长3.5厘米、宽3.5厘米〔图十四:6〕。④c∶3216,杯腹残片。外壁残存饮中八仙张旭图局部,张旭侧面无冠,右手执笔欲书,衣带分水晕染。残长2.6厘米、宽2厘米。④c∶3217,杯腹残片。外壁残存张旭脚、手局部,其面前展开的书卷下有一小方案,案上置一砚,案旁地上为旭之冠。残长2.6厘米、宽1.8厘米〔图十三:14〕。
〔图十三:13〕 青花张旭杯标本
〔图十三:14〕 青花张旭杯标本 (左至右④c:3216、 3217、 3215)
青花焦遂杯,10件。口沿6件,腹2件,底2件〔图十三:15〕。④c∶3238,残杯(3件拼合)。敞口,圆唇,曲腹,内凸底,卧足,足内墙微内凹,足梢无釉。外壁残存饮中八仙焦遂图局部,洞石树下,众人围坐在长案旁交谈甚欢,案上置五盏酒杯,案下置两酒罐,画首、尾间存楷体“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残句及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高4.5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2.1厘米〔图十三:16,图十四:7〕。
〔图十三:15〕 青花焦遂杯标本
〔图十三:16〕 青花焦遂杯标本 (④c:3238)
〔图十四〕 2014G10TG1N④c出土青花饮中八仙卧足杯
1. ④c:3101 2. ④c:3115 3. ④c:3153 4. ④c:3154 5. ④c:3195 6. ④c:3215 7. ④c:3238 8. ④c:3114 9. ④c:3172 10. ④c:3171
(2)五彩饮中八仙诗文图杯
25件。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外壁釉下青花、釉上五彩装饰。
五彩贺知章杯,1件。④c∶3301,杯口沿残片。敞口,圆唇,曲腹。外壁残存饮中八仙贺知章图,青花勾绘人物、马、草丛,五彩绘马身,并点染人物衣服、草丛局部,颜色氧化变色较重。残长3.8厘米、宽1.8厘米〔图十五:1〕。
〔图十五:1〕 五彩贺知章杯标本 (④c:3301)
五彩李琎杯,3件。口沿1件,腹1件,底1件。④c∶3302,杯底残片。曲腹,内凸底,卧足,足内墙微凹,足梢无釉。外壁残存饮中八仙李琎图局部,青花绘叠石,五彩绘草丛、树木、车架,草、木颜色氧化变色较重。外底存青花楷体“康熙年制”外围双圈残款。残长4.6厘米、高2.4厘米、足径2.4厘米〔图十五:2,图十七:2〕。
〔图十五:2〕 五彩李琎杯标本 (左一④c:3302)
五彩李适之杯,4件。口沿1件,腹3件。④c∶3305,杯口沿残片。敞口,圆唇。外壁残存饮中八仙李适之图局部,青花绘李适之坐于屏风下,双手捧杯自饮,五彩染冠、杯及屏风两侧扇,颜色氧化变色较重。残长2.8厘米、宽2厘米〔图十五:3〕。
〔图十五:3〕 五彩李适之杯标本 (中,④c:3305)
五彩崔宗之杯,4件。口沿3件,底1件。④c∶3309,杯口沿残片。敞口,圆唇。外壁残存饮中八仙崔宗之图局部,青花绘宗之昂首张望,单手抬起执一酒杯,衣服分水渲染,五彩染冠及树梢枝叶,颜色氧化变色较重。残长3.4厘米、宽3.2厘米〔图十七:1〕。④c∶3310,杯底残片,曲腹,内微凸底,卧足,足内墙微凹,足梢无釉。外壁残存青花山石局部,分水晕染,五彩绘草丛、树丛,除红色外其他颜色氧化较重。残长4.7厘米、宽2.2厘米〔图十五:4〕。
〔图十五:4〕 五彩崔宗之杯标本 (右一 ④c:3309, 左二④c:3310)
五彩苏晋杯,2件。腹1件,底1件。④c∶3313,杯底残片。曲腹,内凸底,卧足,足内墙微内凹,足梢无釉。外壁残存饮中八仙苏晋图局部,青花绘榻足,五彩绘蒲团,颜色氧化变色较重。外底存青花楷体“康”“制”外围双圈残款。残宽1.8厘米、高2.1厘米〔图十五:5,图十七:3〕。
〔图十五:5〕 五彩苏晋杯标本 (左一④c:3313)
五彩李白杯,7件。口沿3件,腹2件,底2件〔图十五:6〕。④c∶3315,杯口沿残片。敞口,圆唇,曲腹。外壁残存饮中八仙李白图局部,青花绘叠石,五彩绘树枝,颜色氧化变色较重。图首存青花楷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呼来”残句。残长4.5厘米、宽4.1厘米〔图十七:7〕。④c∶3316,杯腹残片,外壁青花绘李白侧卧于榻上,五彩染衣带及榻下草地。残长2.1厘米、宽1.7厘米。④c∶3317,杯底残片。曲腹,内凸底,卧足,足内墙微内凹,足梢无釉。外壁青花绘童子、酒坛,五彩染草地、浅色酒坛,颜色氧化变色较重。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足径2.2厘米。残长3.8厘米、高1厘米〔图十五:7,图十七:4〕。
〔图十五:6〕 五彩李白杯标本
〔图十五:7〕 五彩李白杯标本 (左至右④c:3315-3317)
五彩张旭杯,4件。口沿2件,腹1件,底1件〔图十五:8〕。④c∶3322,杯口沿残片。敞口,圆唇,曲腹。外壁残存饮中八仙张旭图局部,五彩绘树叶局部,图首存青花楷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残句。残长5.5厘米、宽3.8厘米〔图十七:6〕。④c∶3323,杯底残片。曲腹,内凸底,卧足,足内墙外斜,足梢无釉。外壁残存青花绘洞石、张旭、几案、侍者局部,附阳文篆体“赏”字方形闲章,五彩染洞石、张旭衣冠及几案,颜色氧化变色较重。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足径2.2厘米。残长4.6厘米、高1.6厘米〔图十七:5〕。
〔图十五:8〕 五彩张旭杯标本 (右一④c:3322, 左一④c:3323)
(3)青花花卉纹杯
2件。胎呈白色,纯净致密。内外壁施透明釉,外壁釉下青花装饰,足梢无釉。分两型。
A型,④c∶3401,杯底残片。曲腹,内微凸底,卧足,足内墙外斜。外壁存青花笔画。外底存青花楷体“大清”外围单圈残款。足径1.7厘米。残长2.5厘米、高0.8厘米〔图十七:9〕。
B型,④c∶3402,杯底残片。曲腹,内平底,卧足,足内墙微内凹。外壁青花绘草丛、折枝花卉纹。外底存青花楷体“康”外围单圈残款。足径1.6厘米。残长2.1厘米、高0.7厘米〔图十六,图十七:8〕。
〔图十六〕 青花花卉纹杯A型 (左④c:3401)、 B型 (右④c:3402) 标本
〔图十七〕 2014G10TG1N④c出土五彩、 青花卧足杯
1. ④c:3309 2. ④c:3302 3. ④c:3313 4. ④c:3317 5. ④c:3323 6. ④c:3322 7. ④c:3315 8. ④c:3402 9. ④c:3401
四 主要收获
1. 瓷器标本堆积年代的认识
地层层位、堆积状态与出土标本表明,探沟北壁④c层属于一处清代御窑瓷器残片堆积。因未扩方发掘,该堆积的形态及包含物的全貌不清。出土的瓷片标本断面多有土沁,釉上五彩颜料氧化情况相近,应是破碎后一次性掩埋的。
出土标本中年代最晚的是乾隆款五彩洞石水仙图杯(④c∶261)。据清宫旧藏文物,此杯外壁洞石水仙花图案取自康熙款十二月花卉诗文图杯中的“春”字杯,原配诗文省去,洞石水仙花主图以外的花丛挪至诗文位置,杯的器形、尺寸较康熙杯也发生明显变化,即此杯器形、纹饰均采用了新样。
乾隆三年(1738)三月开始,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内务府以康熙、雍正朝器物为参考制出了御窑瓷器的新样,同年十一月烧成新五彩酒杯,并于次年停烧了康、雍两朝持续烧造的五彩十二月花卉诗文图杯。嘉庆四年(1799)正月,乾隆皇帝驾崩,同年四月,依大运瓷器旧制烧造了大量“新窑瓷器”,其中便有两组五彩酒杯。清宫旧藏嘉庆御窑五彩酒杯有两种主要样式:第一种,用乾隆洞石水仙图杯的新样,署篆体“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第二种,用康熙“清”字杯的旧样,保留诗文,款识同前。据此,乾隆款五彩洞石水仙图杯的烧制年代应在乾隆三年至嘉庆四年之间。
嘉庆初年,新烧成的一组五彩酒杯一度单独存放,数量不少于120件,其主要用途有二:一为凑一至三件作赏赐之用,二为以单件列入百什件古玩,成套贮存。至嘉庆二十二年(1817),仍存至少53件,消耗量较少。在此背景下,嘉庆初年以后康、雍、乾三朝旧杯调用和损耗的数量应当更少。
综上推测,北壁④c层堆积的埋藏时间不早于乾隆三年,最晚不过嘉庆初年“新窑瓷器”入库之后不久,即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年。这是判断其他堆积及出土器物标本埋藏时间的主要依据。
2. 瓷器标本堆积的成因
康、雍、乾三朝器物在位于南大库区域的一个堆积单位同出,缘于清代内务府瓷器库的管理制度。乾隆朝历次清点瓷库,当朝新瓷均随康、雍两朝旧瓷统一贮存并造册,此法作为清代内务府瓷库的基本管理制度,延续至清末、民国未变,是清内务府能够以旧瓷为基础制作新瓷官样的重要制度保障之一。
碗、杯两类器物标本同出,亦是此时期瓷库制度使然。雍正六年(1728)八月,内务府对瓷库的管理有如下新规:“瓷器库将旧磁瓶、罈、罐编为一类,碗、钟一类,把碗、把钟一类,盘、碟、台盘一类,各色磁花罇、花瓶、花罐、花镡、花囊、花托一类,粗磁盘、碟一类,大、小镀金红铜钮扣一类。此内物件大小不同,价值多寡各异,不宜编为一类。相应均照现今查明各色数目,登入档案。”即碗、钟两类器物作为固定的组合,在瓷库内贮存并造册管理。北壁④c层堆积出土标本与此记录相合,表明雍正朝所立按瓷器的器形与尺寸进行分类贮藏的瓷库管理制度至乾、嘉两朝基本延续未变。
据档案记载,乾隆朝内务府对碗、钟类器物的贮存,按等次分类,高等次器物入乾清宫等处存放,用匣、抽屉等盛装,其余的归于瓷库,以木格安放。本次发掘工作进行时,南大库西尽间山墙下仍存有一组两件木架槅柜〔图十八〕。柜双开门,六足,素面无装饰。柜内上下分为四层,上两层略矮。外立面居中立门杆,其与两侧框均安置金属合页,上、下各两组,门扇均缺失。六腿直下,底枨与足间置牙板,足施铜活。居中层板、门杆及外框的外立面均残存红底墨书榜题。其中一件,柜右下边框题“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月献”,上层右外框、门杆、左外框分别题“酒罐二十件”(稍下补题“银盘子六十九件”)、“酒□二十件”“白瓷盘二十件”。另一件,柜上框右侧题“□成磁器”,左侧题“黄磁铜锡”,上层右外框、门杆、左外框分别题“酒海二十件” “□□□八件” “锡□拾□件”。此柜属于晚清瓷库内架槅的一种,槅上原直接安放较大器物,或置盘等简易装具盛放小型器物。北壁④c层堆积出土的瓷器残片原应藏于此类集中存放碗、钟类器物的瓷库柜架,其性质与乾隆十六年(1751)《磁库应变价融化物件清单》所记“不载册档破碎瓷片十二桶”相类,是瓷库贮存器物的残损件。在出现新资料之前,以该区域已经发现的瓷器残片埋藏遗迹为参考,推测这组标本残碎的原因为“历年堆积、倾压”应无大误。
〔图十八〕 2014年南大库西尽间存木架槅柜
自雍正七年(1729)开始,景德镇御窑厂恢复了前朝对御窑瓷器落选品进行严格管控的旧制,但已被选入内府库房的上色及部分次色御窑瓷器在损坏后如何处理,尚未见明确记录。在乾隆朝档案中,内务府库房内各类器物残损件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铜、锡等金属残器多熔化再造,碎玉、海螺似多集中贮存作再次利用的“材料”,部分残损瓷器在京变价出售。本次探沟清理的遗迹表明,内务府对上述各类藏品的残件亦有清理出库、就近倾倒并掩埋的处理方式,为档案记录所鲜见。这一做法与景德镇御器厂遗址所见明初落选品瓷器残片堆、成化正德间落选瓷器残片片状堆积的成因相类似,是乾隆时期皇权对御用器物生产、使用、贮藏直至废弃这一完整过程管控力度收紧的结果。
3. 康熙御窑瓷器新见类型的发现及其意义
本次出土的饮中八仙诗文图杯、“黄流在中”诗文杯等,为以往整理清宫旧藏文物所未见,也是此类标本首次经考古发掘出土。饮中八仙杯、黄流在中杯与清宫旧藏所见的十二月花卉杯、叱石成羊杯等同出,表明其原存库位相临,等级、功用相近。这类以精细花鸟、人物小品画配以古诗文为装饰主题的酒杯,是清康熙朝较前代新出的御窑瓷器品类,也是这一时期器物造型、烧制与装饰工艺水平最高的瓷器产品之一。此类酒杯非实用器,其取材、制样及大量烧造的做法应与康熙朝奖励理学、博学鸿儒等促进多民族政治、文化融合的政策有关,是康熙皇帝推崇三代、典守文化、建立新朝统治方略的产物。
4. 对清代内务府瓷库建筑布局与沿革的新认识
对出土瓷器的认识,离不开对其原始贮存空间的考察。探沟以北的南大库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实际分为东、西两座建筑。西侧建筑(下文简称西十六间)年代最早,坐北朝南,面阔十六间,单檐硬山屋顶,用黄琉璃瓦。台明与现代地面平齐,用规整阶条石包边,内、外柱础均为素面古镜式,室内青砖铺地。大木作用小式(见后文),梁架局部熏黑,部分间架的檩、梁、穿插枋保存有无地仗墨线彩画,彩画采用箍头、藻头接枋心结构的旋子彩画式样,檩、枋及五架梁的藻头均作一整二破。从构件做法、彩画画工及保存状况看,部分构件为晚期替换〔图十九〕。
〔图十九〕 2014年南大库西尽间、 次间前檐内景
此建筑的平面布局在1950年被改为如今所见,即西侧第五间、东侧第五间各开一门〔图二十:1〕。室内原西起第八缝设有隔断,西侧七间名“鞍䩞库”,东侧九间名“木器库”〔图二十:2〕。在1949年以前,西十六间仅在西侧第七间开有一门〔图二十:3〕。
〔图二十:1〕 南大库建筑平面布局现状示意图
〔图二十:2〕 1949年以后南大库建筑平面布局图
〔图二十:3〕 1949年以前南大库建筑平面布局图
西十六间建筑的东侧有外观相近的建筑与其相接,面阔四间,西侧第二间开门〔图二十:1〕,取名“武器库”〔图二十:2〕,为1950年复建。“武器库”叠压在一座早期库房建筑基址西半部之上。这座库房建筑(下文简称东九间)原亦与西十六间相连,面阔九间,西尽间为过道,东八间为库房,门开在其西侧第三间〔图二十:3〕,于1949年被拆除。拆除前其与西十六间曾共名“灯库”,古物陈列所时期名“南大库”,清末为“外瓷器库”。
据光绪九年(1883)八月《广储司瓷库呈明报修五款库库房所用银两呈堂台批准向官房租库领取事》所载:“查得本库报修五款库库房八间,内安设架槅五十二座,收存康熙年等款磁器。再中库库房九间,应修三间,安设架槅二十六座,收存同治年等款磁器及铜锡器皿⋯⋯。”前述西十六间建筑的东侧九间,以及东九间建筑的东侧八间,应属晚清外瓷器库的中库与五款库建筑遗存。五款库为主要贮存康、雍、乾、嘉、道五朝瓷器库房的简称,内务府档案所记其设置约始于咸丰朝,中库的设置约与其同时。
在设置五款库之前,瓷库建筑于嘉庆十四年(1809)经历过一次大修,并存有较详细的工程记录。记录表明,因屋顶长期漏雨、后檐与相连院墙整体朽坏,这次工程主要对库房结构进行了改动,具体包括:拆除后檐一步架,新建后檐大木及屋面结构,新砌后檐墙;更换大部分屋顶木、瓦构件。据此,南大库今存西十六间建筑的后檐柱、墙、屋檐及屋面的年代不早于嘉庆十四年(1809),后金柱以南的大木结构则基本保留了乾隆朝以前的面貌,其原始构架为大木小式,九檩前后双步梁、后抱头梁对五架梁用四柱,前后檐柱、金柱等高〔图二十一〕。
(红色为嘉庆拆除部分)
如工程记录所载,嘉庆重修时瓷库建筑的平面布局特点为“一连计三十三间”,库房门之一占其中一开间、外设“瓦门罩”,库房之间设有“穿堂门洞”。工程除拆除了瓦门罩,于瓷库后檐与北侧围墙间铺砌过道,于穿堂门洞以北两侧设置过道栅栏门,未对瓷库建筑的开间布局进行改动。在乾隆《京城全图》中,南大库区域已有一座排房建筑,值得注意的是,在排房偏西的某一间绘有一座出檐的门,并在此标注“磁库”,同时,此门以东的第十间绘出穿堂门洞〔图二十二:1〕。图中所绘库门的出檐,应即嘉庆重修时拆除的“瓦门罩”。此标注“磁库”的门应该就是“磁库西门”,其距穿堂门洞的间数,与1949年尚存的灯库西十六间正门到东九间过道的间距相符。由此,晚清瓷库的平面布局保留了乾隆十五年(1750)以前瓷库的旧制。本次探沟出土的瓷片堆积位于乾隆时期瓷库西门以南约3米、以东约14.5米,距库门较近,埋藏的器物残片当出自瓷库偏西侧的库房内〔图二十二:2〕。
〔图二十二:1〕 乾隆 《京城全图》 (八排六、 七, 局部)
〔图二十二:2〕 乾隆时期瓷库布局推测复原图
(红色点为瓷片堆积位置,红色为推测复原部分)
清代初年,宫内瓷器的贮藏与管理由内务府广储司下的裘库具体负责。康熙二十八年(1689)始单独设置瓷库,人员从广储司各库抽调,库房则可能由从裘、縀两库析出。《京城全图》中“磁库”建筑东段北侧院落存“縀库值房”图注,印证瓷库应占用了裘、縀两库的部分库房,其所处的排房建筑在康熙早期可能就是裘、縀两库的库房所在。若以上推测不误,今存南大库排房建筑的布局可进一步上溯至清初,即如康熙《皇城宫殿衙署图》所示〔图二十三〕。
〔图二十三〕 康熙 《皇城宫殿衙署图》 (局部)
综上,本次探沟清理出一处清乾隆时期内务府瓷库外西门旁的御窑瓷器残片堆积。堆积出土标本中,饮中八仙杯等新见器类填补了以往整理清宫旧藏的空白,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康熙朝御窑瓷器实际的面貌及其历史背景。堆积中瓷片标本年代、器形的组合,与清代文献所记内务府瓷库的贮藏、管理制度相合,为认识、保护同类遗迹与遗物,梳理清宫旧藏文物与相关档案记录,完善现代库房的文物管理工作,均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因出土地点、层位及年代相对明确,该瓷器残片堆积为我们研究清代紫禁城中内务府瓷库建筑布局、贮藏格局的沿革提供了重要实物史料。在库房区域倾倒并埋藏瓷器、人骨器、海螺、玉器等残件的做法为清代内务府档案记录所鲜见,本次探沟清理所见遗迹与遗物,进一步补全了此类器物从生产、贮藏、使用直至废弃的管理制度闭环,揭示出清代内务府贮藏的特殊等级。
通过2014年南大库区域发掘及清理工作成果可以看出,故宫博物院内的考古工作,以重构紫禁城建筑历史为基础,揭露出的明、清北京城宫城内建筑及手工业遗迹,更是明、清北京城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宫城建设、使用所依据的制度,有较为丰富的文献记录,但考古工作成果表明,这些制度具体落实在城址与建筑上,则呈现出复杂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故宫考古工作对此类文献记录、地下遗存与地上建筑之间对应关系的发现与整理,可以为历史时期都城、宫殿建筑遗址,特别是古今重叠型城市的考古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针对故宫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标本,以清宫旧藏器物为基本参照,依考古学的方法进行整理与研究,更是明清手工业考古研究工作的重要途径。
附记:2014年故宫南大库区域考古发掘工作的总负责人为李季,发掘领队为王光尧,参加探沟清理工作的有冀洛源、单莹莹,参加探沟遗物整理工作的有冀洛源、单莹莹、唐雪梅、赵瑾、陈鹏宇、见骅、刘思桐、纪东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绚丽(实习)、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敏航(实习)。遗迹测绘由冀洛源、单莹莹完成,遗迹拍照、器物图绘制由冀洛源完成,器物照片由王琎拍摄。2014年8月,谢辰生、张忠培两位先生曾专程到南大库现场指导发掘清理与遗迹保护工作。本次南大库发掘、清理工作得到故宫博物院院领导、院办公室、行政处、工程管理处、基建处、文物管理处、器物部、文保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及驻故宫博物院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简报撰写过程中得到院办公室房春红,考古部徐海峰,古建部方遒、张杰,宫廷历史部黄剑、刘珊珊,工程管理处颉薇,文保科技部雷勇、康葆强、李合、丁银忠,数字与信息部孙竞等领导、同仁的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执笔:冀洛源、单莹莹、王光尧
[执笔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器物部]
(责任编辑:张露)
本文完整注释信息请检阅纸本期刊正文。
文章由作者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欢迎读者阅读、选购纸本期刊。
敬请阅读:
故宫博物院《2014年故宫南大库探沟清理及出土瓷器整理简报》,原文刊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年第8期。
故宫院刊∣学术期刊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欢迎关注
天猫
故宫博物院
出版旗舰店
立即抢购
微信
故宫博物院
微信故宫书店
立即抢购
长按,识别二维码,选购纸本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出版周期: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452-7402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1202/G2
语种:汉语
开本:16开
国内邮发代号:2-411,国外发行代号:MO101
每期定价:25元
订阅方式:
1、邮局统一订购
国内邮发代号:2-411
2、线上订阅购买
天猫淘宝旗舰店:ggcbs.tmall.com
店内查找“期刊悦读”,选购
点选上文二维码,通过天猫旗舰店或微信书店下单订购
投稿方式:
投稿链接:
https://ggbw.cbpt.cnki.net/EditorCN/Index.aspx
更多学术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故宫博物院院刊